首页 > 新闻资讯 > 企业新闻
返回
媒体报道 | 打造青岛新的产业名片,争当太赫兹产业“领跑者”
2025年03月28日

在青岛仪器仪表行业,朱新勇是个绕不开的名字。

1997年,朱新勇以2万元资金创业,成立青岛盛达利机电科技有限公司,靠着设备仪器进口贸易赚到“第一桶金”。2002年,他成立青岛盛瀚色谱技术有限公司,推动离子色谱、液相色谱等分析仪器的国产化,将国产离子色谱产品卖到79个国家和地区。青岛青源峰达太赫兹科技有限公司是他2019年新成立的高新技术企业,短短5年时间推出太赫兹三维层析成像系统、自动随形太赫兹无损检测系统等多款核心产品,实现100%全自主国产化制造。

“青源峰达已经成长为国内产业化进展最快的太赫兹领军企业,我们有信心把太赫兹发展成为青岛新的产业名片。”青岛青源峰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青岛青源峰达太赫兹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朱新勇告诉记者。

坐研发“冷板凳”

太赫兹是一种处于微波与红外之间的电磁波,具有穿透性强、成像光谱特征明显、脉冲短且不容易破坏被检测物质的独特优势,被美国评为“改变未来世界的十大技术”之一。太赫兹两端的微波与红外应用技术都已成熟,而神秘的太赫兹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无人问津,被称为电磁波谱的“禁区”。

2017年,朱新勇在一次以色列之行中首次接触到太赫兹,对这项前沿技术产生浓厚兴趣。随后到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时,他再次与太赫兹技术邂逅,下决心将太赫兹在青岛产业化落地。2019年,朱新勇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合作成立青岛青源峰达太赫兹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科技研发、产业孵化、人才培养等业务。

创新就好比在未知海域里航行,虽然充满了风险,却也蕴藏着无限的可能。“原先我们从事离子色谱技术研发,一直在追赶国外企业,但太赫兹技术不一样,我们一上来就是与国外并跑。”朱新勇说。

对自主创新的坚持贯穿了朱新勇28年来的创业历程——研发离子色谱最开始的6年,盛瀚色谱始终在亏损,公司最艰难的时期一年只有一台仪器的订单,靠着贸易板块的“输血”活下来,发展壮大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投身太赫兹研发之初,面对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的局面,青源峰达长达3年多时间坐研发的“冷板凳”,最终做到核心部件100%自主可控。

“其实光做贸易每年就有几个亿的营收,财富已经不是我追求的目标,我要做的是为中国企业争口气。”朱新勇坦言,过去做外资品牌代理总是身不由己,感觉到憋屈、郁闷,最后选择自主研发。

构建协同创新体系

未来产业由前沿技术驱动,尚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是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太赫兹就是典型的未来产业,在无损检测、生物医学、公共安全、低空经济等多个领域展现出显著的应用潜力。

“发展未来产业应该更加注重招引人才和技术,不是像汽车等成熟产业一样招引某个企业落地。”在朱新勇看来,未来产业一般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萌芽阶段,其技术、产品和市场尚未被充分开发,这种产业特性决定了要打破传统的产业培育思路。

以青源峰达为例,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相关的太赫兹技术人才和科研成果引入青岛产业化落地,构建协同创新体系,让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有了产学研用载体,更多的太赫兹顶尖人才由此在青岛集聚。就在记者采访前几天,青源峰达新引入一名博士。目前,青源峰达的硕士、博士学历人才占比达90%以上,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博士定向委培单位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博士生实践基地。

朱新勇还关注了今年的杭州“六小龙”现象,“打造阳光雨露的营商环境,夯实科技创新型企业成长的土壤,就必然会涌现‘六小龙’一样的企业,形成集群效应。青源峰达有信心成为青岛自己的‘六小龙’。”

文章转载自《青岛日报》

Copyright © 2019 青岛青源峰达太赫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设计:领创时代     鲁ICP备19064832号-1

产品经理

销售客服

产品经理

产品经理

销售客服

销售客服